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长三角与载人航天的那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再过几个小时,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就将发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将在轨飞行6个月,中国人将首次在太空过春节。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就位 在载人
再过几个小时,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就将发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将在轨飞行6个月,中国人将首次在太空过春节。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就位
在载人航天的历程中,少了不了长三角人的身影。过去,诞生了功勋卓著的钱学森、钱骥、王淦昌、程开甲等老一辈“航天明星”。如今,众多“长三角人”深度参与。
神舟五号发射现场
高校研制“太空高定”
神舟十二号在返回、着陆过程中,由合肥中国电科38所自主研制的“Ka频段中继卫星通信设备”在保障现场的搜救通信工作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正是它“点亮”了神舟十二号回家的路。而“Ka频段中继卫星通信设备”已经是着陆场上的一位“老兵”了。早在2011年5月,它就“点亮”了神舟八号回家之路,并构建了我国着陆场天地一体、远程连续搜索通信系统。
相比企业,长三角的高校在载人航天领域也做出了很多贡献。近20年前,由东华大学九个学科组成的联合课题组就解决了舱外航天服制造技术的瓶颈问题——舱外航天服涂层。这是舱外航天服的“盔甲”,比皮革软,比镜片薄,比手机轻,却能像“盔甲”一样保护航天员太空行走的安全。
航天员服装实验室
当时,这一核心技术没有任何资料和实物可参考。东华大学团队联手攻关,最终完成了这一具备防撕裂、耐磨损、防热辐射、防微流星、耐化学腐蚀、防离子辐射等性能的高科技材料,并且在抗高温和抗辐射等指标上实现了突破。
除了服装,航天员的“太空居家鞋”,也同样由东华大学参与研制,全新的材料确保了航天员在飞船舱内及空间站失重环境下进行活动时脚部的舒适和安全。
航天员的“太空居家鞋”
技术守护航天员健康
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理状态,也需要随时进行监控。在天和号核心舱内部,搭载着一套由浙大自主设计的专业生理参数检测仪器,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为航天员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天和核心舱舱内景
项目负责人、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副教授叶树明透露,这套系统包含了心电四合一监测、睡眠监护、无创心功能监测等三种仪器以及相应的智能分析软件算法,是整个航天医监子系统中研发难度较高的一块内容。目前仪器已经搭载在天和核心舱,航天员将在入舱后一段时间内应用这套系统开展多种类的健康检测,研究团队还随时处在待命状态。
早在2011年,叶树明团队为主研发的无创心功能监测仪随天宫一号升入太空,首次实现航天员血压和心血管参数的无创连续监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新系统将面向空间站对航天员新型医监医保设备的更高要求,以保障航天员的健康。
无创心功能监测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丰俊东团队从2018年起,承担了“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实验项目”等多项课题,主要负责航天特因环境(辐射、辐射失重复合效应)下对航天员脑和视觉的影响及在轨诊断、防护技术方面研究。航天员在太空时,团队在轨检测航天员的脑功能状态,评估空间站环境下航天员的健康状态。
脑功能及视觉信息加工分析实验
航天学院魏志勇教授领衔的“空间辐射环境探测及效应”课题组面向空间站等长期载人航天任务,开展宇航员的辐射剂量及损伤研究。课题组主要通过建立中国宇航员数字人体模型,结合已有的空间辐射场模型和在轨实测数据,采用计算机建模仿真的方法,研究空间辐射场在宇航员体内的辐射剂量,从外辐射场、内辐射场、损伤剂量等角度评估宇航员的辐射风险,并提出防护措施,对宇航员在轨工作的辐射安全保障提供支撑。 文章来源:《海洋湖沼通报》 网址: http://www.hyhztb.cn/zonghexinwen/2021/1015/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