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9米!他的梦想在海洋最深处……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致敬美好生活创造者、守护者!由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联合江苏省总工会推出的特别策划《时代最强音》,走近16年逐梦深海、为国筑盾的科研工作者——杨申申。 马里亚纳海
致敬美好生活创造者、守护者!由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联合江苏省总工会推出的特别策划《时代最强音》,走近16年逐梦深海、为国筑盾的科研工作者——杨申申。
马里亚纳海沟,是已知的海洋最深处。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10909米。
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潜水器,第一次把3名国人送达地球的“第四极”,而“奋斗者”号也是人类历史上第四台抵达“挑战者深渊”的载人深潜器,更是其中能力最强、技术最先进的一台。杨申申就是“奋斗者”号研发团队成员之一。
“万米技术上,我们可以站在世界的最前沿,那是非常自豪的!”杨申申说。“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杨申申参与研发、试验的第三台载人深潜器。作为“奋斗者”号、“深海勇士”号、“蛟龙”号三台“大国重器”的核心研发成员,从2005年大学毕业至今,16年,杨申申一直在和潜水器打交道,他说,“‘蛟龙号'属于863重大专项,我刚参加工作就能够参与,能够把自己的努力方向跟国家的这种大领域合在一起,我觉得对我们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幸运的。”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立项之初,我国曾研制过的最深潜水器只有600米,从600米到7000米,是巨大的技术跨越,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当时也是根据中国的国情,走出了跟国外合作的一种道路,一方面你可以形成这种专门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整个研发过程,对国外的设备技术进行了解、吸收消化,每个人都是在加班加点的努力。我负责这个系统,我就要把这个系统做好。”杨申申说。数不清的实验后,2009年,“蛟龙号”开始了漫长的4年海试。“第一次‘蛟龙号'出海的时候,你就知道国家对深海装备的领域的需求和渴求是非常强烈的,当年我记得搞海洋的这些科学家,如果说有机会能够搭载美国的潜水器下潜到2000多米,他们认为就是人生仅此一次机会。作为一个中国搞深海装备的一个技术人员,我觉得我们自己有义务实现中国深海装备的长远发展、快速发展。”杨申申说。
带着这种使命感,杨申申和团队成员克服了晕船、复杂的海况等诸多不利因素,一个一个点,啃下了“蛟龙号”的海试。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7062米,创造了世界载人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作业深度纪录,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和深海技术的重大进步。经历“蛟龙号”海试的磨练,杨申申也成为我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的副总工程师。“第一个‘蛟龙号'就解决从无到有的过程,第二个潜器就是要解决国产化的问题,虽然深度从7000米降到4500米,但它整个的研发难度其实是大大增加了,它要求的是所有的技术要在国内全部实现,所有的技术也要自主化,其实自主化的难度,你从无到有、从有然后全部实现自主掌握,这个过程是非常非常艰难的。”
作为机电一体化的主要负责人,杨申申和团队反复论证,持续攻关,进行了成千上万次实验。“我们中国载人深潜精神,第一句话叫严谨求实,一定要求实,尤其是下海这种装备是来不得半点马虎或者含虚的,几天几夜都不睡觉,都在海上做事,这没办法,开弓就没有回头箭。在海上,你不可能为了一件小事情就回来,再找一批专家再给你解决,在海上就是凭自己。”
2018年5月13日, “深海勇士”号迎来了年龄最大的乘客--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南海深部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82岁的汪品先院士。深潜器先后三次载着他下潜,最长的一次在海底考察8小时。
汪品先院士说,“我第一次听说下潜是1978年,后来我第一次到南海去,那时候中国还没有船,我都算是首席科学家,几次都是外国船,这次是中国船,中国船还深潜下去了,我就特别骄傲。”“深海勇士”号成功后,载人深潜团队,又向万米发起了冲锋。作为中国深潜团队的核心成员,杨申申带领设计团队攻克了“大容量深海能源系统”“低噪高效推进系统”“集成控制液压系统”等众多关键核心技术,并成功实现多项关键材料或部件的国产化。5年磨一剑,2020年10月,“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向万米发起挑战。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10909米。
文章来源:《海洋湖沼通报》 网址: http://www.hyhztb.cn/zonghexinwen/2021/0620/1209.html